曾经,离开枯燥单调的农村,是很多农村孩子的梦想。如今,他们却跃跃欲试准备“跳回农门”,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。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“新农人”,他们从“菜鸟农人”变身新农业能手,为乡村带去新思维、落地新理念,让“谁来种地、怎么种地”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。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苏睿清说:“我是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的到村工作大学生,也是一名99后‘新农人’。平时负责协助村书记处理村务,这里就是我们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的‘秘密基地’。走,我带你们去看看!”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苏睿清介绍道:“这三个大棚呢,是去年我和小伙伴们一块儿众筹了8万块钱修建的,为啥呢?我们想干点事儿!”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一半村香瓜是远近都出名,最多的时候全村种了500亩,但后来,品种、口感都不行,一半村再也没人种香瓜了。 今年四月份,我们商量,怎么能把咱们曾经畅销的农产品找回来,我们找好了没上化肥的地,用绿色有机肥,试种了芝麻蜜香瓜,经过几个月的忐忑,今年7月份香瓜大丰收,大家吃了都觉得回到了记忆中“小时候的味道”,特别甜!特别香!当时收益有6万元,太给力了!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苏睿清说:“看,上个月我们又种了油菜、菠菜和小白菜。大伙儿都各有分工,每个人都有责任田。现在我们经常自己搞直播,自编短视频,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农产品,关注我们的村子。”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苏睿清说:“我们希望农产品好吃、变时髦,让我们的村也能美‘出圈’!”
生活不止眼前的迷茫,还有家乡希望的田野。未来,希望更多的“新农人”回到乡村,一起体验新时代的freestyle farmer(自由式农民),让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!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刘丽萍说道:“我现在的梦想很简单,用最新潮的想法,种出最好的瓜、最好吃的菜,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!”
朔城区沙塄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苏可实说道:“我想能在这片热土上一直奋斗下去,用热情和行动实现我的梦想。”
记者:任振国 张晓宇 赵媛
编辑:公生明